5.大成拳的七妙法门 - 试声 二维码
大成拳的七妙法门 - 试声 李照山 杨培飞 武术中的“声”包括试声和发声两个方面。试声有助于补充试力不足,具有激发潜能、强化劲力、后续储力之作用。发声的意义为:发力时,通过声的释放和鼓荡,可使劲力发挥得更加干脆和完美。此外,发声还可起到威慑对方、震骇敌手的作用。李小龙在打击敌方的瞬间,总会发出一些怪叫,其作用既可增加力量的强度,又可令敌方感到不安,甚至会产生毛发悚然之感! 试声是发声的前奏,发声是试声的真实体验。如果没有一定的试声功底为根基,所发之声必然中气不足,嚎叫无力,根本不可能把震撼人心的劲力发挥到极致。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,通常利用某些特殊的字音来发声,以达到增加内在功力的目的。常用的字音有“啊、哼、哈、嘿、呀”五种,此五种字的试声,可依顺序而练习,也可选择其中某字音进行练习。尤其对技击而言,这五个字音又可称为虎啸法、狮吼法、龙吟法、共鸣法。虎啸法是用“啊”字试声,声势如猛虎长啸,在空谷中回荡;龙吟法是用“哼”字试声,其情态如神龙轻吟,声虽细微却传韵很远;狮吼法是用“哈”字试声,声势如雄狮怒吼,在天空中回响;共鸣法是用“嘿”或“呀”字试声,声鸣之处,全身皆受震动,神意要足,无丝毫断续之处。 试声包括有意试声法和无意试声法两个方面。所谓有意试声法即有意识地将试声应用于各种站桩、试力或发力之中,或有意识地应用某种字音进行试声。对于初级试声,一般均用此法。无意试声法又称自然试声法。当自身内气或内劲练到十分充足时,自感周身气血鼓荡,体内充实、膨胀,此时可无意地以小腹为动力发出各种声音,而且这种声音往往比较深长、浑圆、纯厚,更容易激发体内细微之不足。 当无意试声法有了相当基础后,即可进入更高级试声方式,即内转试声法。 此法要求音不外吐、声由内转。用此法试声时,自感体内之声波冲击血管、毛发,鼓荡皮肤、筋肉,充实五脏六腑,由此可产生更加浑厚、笃实的内劲功夫。 开始试声时,以口腔发音,继之,要使胸腔部位产生共鸣,久之,声要发于腹腔深部,如幽谷之风吼,深山古寺之鸣钟,声不高而威,低沉深厚。 就试声的形式来说,试声可分为单纯试声法、声力并试法和走步试声法。 摆好一个姿势后,单纯为试声而试声,或者在一次练功时间内,先练一会儿站桩或试力,然后再进行单纯的试声训练,此即为单纯试声法;
在试力的同时进行试声的训练,或在发力的同时进行发声的训练,声力并进,互为渗用,以此将“声”之动力,随时糅合在力量之中,此即为声力并试法。 在练习走步的同时进行试声训练,可更有效地体会在身体有位移的情况下试声的效果。实战时,要步法灵活,以声助力,惊骇对方。此即为走步试声法。 此外,尚可将试声的方法应用于养生。用于养生的六字诀为“吹、呼、嘻、呵、嘘、呬”。吹字治肾病,呼字治脾病,嘻字治三焦之病,呵字治心病,嘘字治肝病,呬字治肺病。默念字音时,要尽可能做到慢、轻、深、长。此六字可同时练,也可单独练,需根据患者病状对症而练。
文章分类:
大成拳的七妙法门
|